【非遺擷英】寺臺造紙術
  • 時間:2021-09-16
  • 點擊:2037
  • 來源:甘肅日報

  馬 貓

  寺臺造紙術是我省一項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,流傳于康縣寺臺鄉(xiāng)一帶,成品被稱作寺臺紙,當地群眾又叫“抄紙”。寺臺造紙術為純手工技藝,造紙工序復雜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紙質綿韌、手感潤柔、紙面平整、切邊整齊潔凈,是當地延續(xù)和流傳的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。

  據考證,1919年至1923年,在鞏集、大堡、寺臺、云臺、大南峪、賈安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共有紙農6000余戶,年造紙2.5萬擔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手工造紙是康縣農民最主要的創(chuàng)收途徑之一,并形成了一定規(guī)模,產品遠銷蘭州、隴西、青海等地。20世紀80年代,手工造紙一直都是康縣農戶家庭副業(yè)收入的重要渠道。

  寺臺手工造紙術最大的特點,是從原料加工到成紙工序全由手工完成,長期以來,造紙技藝全靠師徒傳承、世代相傳。如今,有關造紙的工藝流程已出了不少著作。

  寺臺手工造紙整個生產過程有72道工序,主要包括:分備料、原料加工、挑揀、蒸穰、碾穰、刀切、砸穰、淘穰、打撈、石子記數、榨水、上墻、撕下捆扎、刀切剪齊等。原料以構皮、竹穰、滑草藤、油柏葉、五味子藤等為主,先分別制成皮料漿和草料漿,然后按不同比例混合,添加藤汁抄制紙品,制出不同品種的紙張。

  每年農閑季節(jié)的10月至翌年3月為農戶們的造紙期,一些造紙作坊利用廢紙、廢書報、舊紙箱等作原料造紙,不僅增加了原料種類,更有效保護了自然環(huán)境。

  康縣寺臺造紙術是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。2008年入選第二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目前,康縣寺臺鄉(xiāng)約有120人參與造紙術相關資料的收集、保護、整理和建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