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藏地下兩千年,武威古墓有一群“悠然自在”的鵝
  • 時間:2021-04-15
  • 點擊:2277
  • 來源:蘭州晨報

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木鵝群

  鵝、鵝、鵝,曲項向天歌,白毛浮綠水,紅掌撥清波。

  唐代詩人駱賓王的一首《詠鵝》詩,將鵝的神形描繪得活靈活現(xiàn),令人拍案叫絕,成為流傳千古的絕唱。幾乎凡有鵝處,必吟此詩。駱賓王因作《詠鵝》詩而有“神童”之譽,他家門前池塘里的這群鵝也成了“明星鵝”,豐姿千古不滅。更讓人意外的是,相傳這首詩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。

  其實在甘肅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,也有一群鵝,來頭不俗,比起駱賓王家池塘里的那群鵝,毫不遜色,那就是20世紀武威磨嘴子漢墓中出土的12只木鵝。

  整地修渠,發(fā)現(xiàn)漢墓群

  1952年10月1日,蘭新鐵路破土動工。蘭新鐵路是中國西北地區(qū)重要的鐵路運輸干線,從1952年到1962年十年時間,跨越甘新兩省區(qū)的蘭新鐵路終于建成,線路從蘭州市西行跨越黃河后,翻越海拔三千米的烏鞘嶺,進入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,經(jīng)武威、張掖、酒泉出長城西端的嘉峪關,過玉門、疏勒河,西跨紅柳河進入新疆境內(nèi)。隨后穿過天山到烏魯木齊市最終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。鐵路沿線既有水草豐美的河西走廊,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灘;既有新興的工業(yè)城市,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;既有瓜果飄香的原野,又有海市蜃樓的幻景。是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大成的一條鋼鐵運輸線。

  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,文物工作者也隨即展開沿線文物保護發(fā)掘工作。1956年3月,甘肅省文管會蘭新鐵路文物清理組在位于武威縣城東南約15公里的磨嘴子發(fā)現(xiàn)古墓群,同時發(fā)現(xiàn)了新石器時代遺址。磨嘴子位于祁連山下的雜木河岸,在這塊突出的小山嘴上,有一片100多畝地大小的二層臺地,同年11月,當?shù)厝罕娎枚e時間整地修渠,誰知在這毫不起眼的地方,挖出了8座古墓,從此拉開了磨嘴子漢墓群考古的大幕。

  在接下來的數(shù)十年時間里,考古工作者發(fā)掘了近百座墓葬,不僅出土了大量的陶、漆器以及絲、麻、草編和珍貴的簡牘等物,也出土了許多木雕明器,這組12只木鵝就在其中。

  這群鵝形態(tài)各異,有的曲項向天高歌,有的低頭水中覓食,有的優(yōu)雅浮游水面,有的回首保持警戒,還有的在發(fā)呆。雖然它們的尺寸較小,但人們仿佛能看到它們浮游碧波之上,恬靜自由之態(tài)。木鵝雕工整體大氣,細節(jié)生動,古拙寫意中有種無拘無束、自由奔放的浪漫氣質,非常具有觀賞價值。

  武威漢墓中為何有鵝

  武威漢墓中為何會出現(xiàn)木鵝群呢?

 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(jīng)濟文化發(fā)展的第一個高峰,實現(xiàn)了真正的大一統(tǒng),漢朝以孝治國,從上到下都崇尚“厚葬”,“事死如事生”觀念盛行。上至達官貴人,下至平民百姓都把人死之后跟活著的時候一樣看待,所以墓葬中的陪葬物就是生者生活的鏡像。武威漢墓中出現(xiàn)木鵝群,說明墓主人生前就蓄養(yǎng)過鵝。

  漢代之前,武威屬于匈奴人之地,牧馬放羊,少有農(nóng)耕,馴養(yǎng)家禽的可能性比較小。

  武威地處黃土高原、青藏高原和內(nèi)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,這里屬于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,水資源并不豐富。鵝是群居動物,棲息于水塘之畔,善于游泳。干旱的武威其實并不適合鵝的生存。漢墓中出現(xiàn)木鵝群,自然與當時的社會生活、習俗和文化經(jīng)濟息息相關,證明當時在武威,鵝已經(jīng)成為常見的家養(yǎng)禽類。

  武威地區(qū)的鵝從哪里來的呢?

  自漢代張騫“鑿空”西域,開通絲綢之路,綿延萬里的絲路古道便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,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,大敗匈奴,占領了整個河西地區(qū),設置了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。為鞏固河西之地,漢武帝大規(guī)模筑城,建立郡縣制,后又在郡縣之上設州,名為涼州,州治就在今天的武威。涼州地位和關內(nèi)諸州一樣,都在朝廷的核心圈內(nèi)。也就是說,涼州是河西的核心之地,這也是為何在武威周邊會出現(xiàn)規(guī)模巨大的漢墓群的原因。

  漢武帝在河西施行軍屯和移民屯墾政策,進行經(jīng)濟開發(fā)。史料記載,元狩年間一次性就向河西移民10萬人,這些移民多來自關中和山東等地,將河西由游牧經(jīng)濟變?yōu)橛文良愚r(nóng)耕經(jīng)濟。在整個西漢末,河西移民人口達到了百萬之巨。在這個過程中,移民不僅帶來了農(nóng)業(yè)技術,也帶來了種子、畜禽等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資料。大鵝也跟隨移民來到了這里。有意思的是,鵝是食草動物,在昔日匈奴人的牧場,倒也食物無憂。

  漢武帝向河西移民屯墾,不僅有大量的流民,還有“身寵而載高位,家溫而食厚祿”的宗室、公卿、豪強。這些人來到河西,逐漸在河西發(fā)展莊園主經(jīng)濟,貴族莊園主在自家后院挖個池塘,養(yǎng)幾只鵝,過著悠閑富足的田園生活,莊園主死后,也把象征鵝群的木鵝隨葬在了自己的墓地之中,希望繼續(xù)享受他們的田園之樂。

  鵝出現(xiàn)在河西地區(qū),不僅反映了西漢王朝治河西、通絲路、控西域的雄風,也折射出莊園主經(jīng)濟在河西大地落地生根,發(fā)展壯大。

  古代關于鵝的神奇故事

  歷史上關于鵝的典故,多出自中原或南方地區(qū)。

 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愛鵝成癡,他與鵝的相關故事很有意思。

  一個是鵝換《黃庭經(jīng)》的故事。據(jù)說有個道士多次求他寫經(jīng),他不寫。后來道士想出一計,弄來幾只很好的鵝,王羲之果然想要,最終書寫了《黃庭經(jīng)》換來鵝。還有一個鵝池的故事。王羲之愛鵝、養(yǎng)鵝、書鵝,傳說王羲之正在寫一碑文,剛寫完“鵝”字,欲書“池”字時,忽聞圣旨到,遂擱筆迎旨。于是兒子王獻之趁父親離開之際,提筆補上“池”字,一碑二字,一肥一瘦,父子合璧,成為千古佳話。

  《資治通鑒》中記載了一個木鵝載表、傳遞公文的故事。

  事情是這樣的,隋朝末年,李淵起兵攻打河東(今山西永濟),隋朝守將面對被團團圍困的城池,想把消息送出去,于是制作了許多木鵝,將寫好的表章放在鵝的頸項里。表章詳細敘述了河東的形勢,表明了自己堅守的決心。然后把木鵝放入黃河,讓其漂流而下。下游的衛(wèi)卒得到木鵝,最終將表章送到東都洛陽皇帝的手里。

  無獨有偶,隋朝時還出現(xiàn)了一個鐵腳木鵝開河的故事?!端暹z錄》記載,隋煬帝楊廣欲游江都,命將軍麻叔謀疏通黃河入汴河道,以使其龍舟通過。麻叔謀接受了疏通河道的命令,他暴戾好殺,對民工極其殘忍。麻叔謀讓人制作了一只一丈二尺長的鐵腳木鵝,檢驗疏通中的河道深淺,鐵腳木鵝順河漂流,如果在河道中擱淺,就以疏通河道的人不忠的罪名,將他們?nèi)繗⑺馈?/p>

  不論是從博物館里的一只只木鵝身上,還是從史書的點點記載之中,我們都能從一只鵝的細枝末節(jié)上,窺見一段段風云激蕩的歷史過往。

  撰文/黃建強  圖/資料圖片